搜尋:
搜尋
熱門: 抗癌癌症惡性腫瘤養生腫瘤健康免疫力營養化療肺癌治療肝癌大腸癌飲食乳癌
 
大獅首選 食品營養標籤

網路熱賣3千瓶  魚鱗製膠原蛋白凍

網路熱賣3千瓶 魚鱗製膠原蛋白凍

許多人都吃過果凍,不過您有吃膠原蛋白凍嗎?高雄市一名家庭主婦,將深海魚魚鱗熬出膠原蛋白,去掉腥味後作成果凍,原本.......<詳全文>


檳榔與口腔癌

謝天渝 醫師

『拒吃含荖花檳榔,拒吐檳榔汁,向口腔癌說「不」』,這是五月三日至五日在高雄世貿大樓舉辦全民口腔衛生教育活動中檳榔館的主題。雖然只是簡短的三句話,卻扼要的勾畫出防制檳榔的作法。

近來報章媒體及民眾對嚼檳榔又掀起了一波熱潮,其開端可以說是從五月三日中華牙醫學會在高雄舉辦的口腔衛生教育活動開始,連續幾天各大報皆廣為刊登該次活動的內容。其中又以檳榔問題最受矚目,中國時報甚至將其列為頭版新聞,接著衛生署發表由陳松勇演出的拒吃檳榔廣告,引起屏東縣議員、南投縣議員的抗議而將檳榔問題再次推至高峰。記得在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到八十四年一月間,王永慶先生曾連續在自由時報發表數篇有關嚼檳榔的文章,引起海內外讀者熱烈反應,也掀起過一陣高潮。當時筆者因多次參與衛生署及國建會有關檳榔問題的探討,因此印象深刻。

檳榔的問題可從 (一)嚼檳榔塊與口腔疾病。 (二)吐檳榔汁與環境污染。 (三)種檳榔樹與水土保持三方面探討。先從第三項依次往前討論。

雖然臺灣嚼檳榔人口已接近三百萬,但不吃檳榔者仍佔大多數。一般人會認為我又不吃檳榔,他吃檳榔得病或吐檳榔汁與我何干?我又不會得「二手檳榔」。但是從專家學者的調查得知,現在有許多檳榔樹種在山坡地。為了在山坡種檳榔必須先砍樹再種淺根的檳榔,在此過程已使大量砂土流失。在平地大量種檳榔也會使土地保持水分的能力降低,曾有調查報告指出檳榔園一年損失的水量竟達四十億噸,地下水位下降五至二十公尺,中南部的旱象檳榔園難辭其咎。而隨地吐檳榔汁不但污染環境有礙觀瞻,吐出檳榔汁中的細菌也會隨風飄散,吸入大眾肺裡。從這些角度看,嚼檳榔實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王永慶先生對嚼檳榔最介意的是吐檳榔汁的問題。他認為亂吐檳榔汁者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是因為有整體的檳榔文化背景在支持他,大家吐所以他也吐是種從眾心理,形成文化與社會進步脫節的現象,這種文化顯現我們的社會缺乏自我反省及謀求改善的機制與功能。他並認為吐檳榔汁與吐痰是同樣的行為。新加坡、香港能禁絕隨地吐痰,而我們卻連「抑制」不可在公共場所隨地吐檳榔汁也做不到,我們的社會病了。因此他認為抑制檳榔文化須從法治著手。其實我們並非無法可管,依據市政府環保局宣稱,亂吐檳榔汁係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可處新臺幣四千五百元罰款,處罰可謂不輕,但效果不彰。根據筆者了解,有史以來在臺灣因觸犯這條法而被罰款者仍為個位數,可見執法不徹底。因此我們必須用其他方法來革除亂吐檳榔汁之惡習。

首先大家要體認到每一個人都是亂吐檳榔汁的受害者,因為這動作不但污染了大家的環境,使大家形象受損,又得呼吸細菌污染的空氣,實與二手煙之害無異。因此應該推行和「拒吸二手煙」類似的「拒吐檳榔汁」運動,發揮大眾的道德勇氣向吐檳榔汁者說「不」。而嚼檳榔者也應自制、自省,不應將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別人的煩惱上,要尊重別人,要有「檳榔品」,像「酒品」、「菸品」一樣。如此當要吐檳榔汁時會有所顧忌較不敢隨地亂吐。

至於檳榔是否與口腔癌畫上等號呢?首先要知道的是嚼檳榔者並非只是單獨吃檳榔。臺灣目前最普遍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檳榔剖開,中間加上一塊荖花(雌性荖藤的花穗)和一些石灰及其他佐料,另一種方式則是在荖葉(雄性荖藤的葉)上塗石灰再包檳榔而不加荖花。筆者曾於五年前指導一位研究生從事檳榔及其添加物致癌性與致腫瘤性相關之研究。結果顯示檳榔塊(檳榔加荖花加石灰、紅灰及其他佐料)的致突變性最強,其次是荖花。而檳榔成分之一的檳榔素 (arecoline)和檳榔鹼(arecaidine)都具有致突變性的潛力。而荖葉的致突變性潛力很低,且有降低致突性之傾向。而紅灰石灰的致突變性並不明顯,但是石灰會使口腔環境變成鹼性,在鹼性狀態下檳榔中的某些成分會釋放出游離基(free radical)而游離基易引起細胞變性。此外,在嚼檳榔過程中,口腔黏膜會和檳榔成分中不同濃度的生物鹼及多種亞硝基胺化合物接觸。而亞硝基胺化合物已被認為是引起口腔黏膜病變的一種基本因子,也是種致癌物質。如果嚼檳榔同時加菸葉會加速檳榔生物鹼和亞硝基胺化合物反應。這也就是嚼檳榔同時又吸菸者得口腔癌的機會比單獨嚼檳榔者高的原因。而印度吃檳榔的方法與臺灣不同,他們將檳榔與菸草一起咀嚼因此得口腔癌的比率非常高,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我們的另一研究則顯示出檳榔成分中的檳榔鹼具有促癌作用,也就是說會幫助促進細胞癌化。在臺灣檳榔最普遍的吃法是檳榔加荖花和石灰,由上所述這種組合的致突變性最強。因為荖花含黃樟素,而黃樟素是已公認的致癌物質,檳榔加荖花等於是致癌物加上促癌物,此外石灰就如前面敘述的,會使檳榔某些成分釋放出游離基,三者相加類似火上加油。如果吃這種含荖花檳榔又抽菸喝酒無疑如同烈火上加汽油,將一發不可收拾。據了解臺灣嚼檳榔者幾乎都抽菸喝酒很少僅吃檳榔,因此口腔癌才會擠進臺灣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前五名內。

如果僅吃檳榔或是檳榔包荖葉是否就不會得口腔癌呢?這只能說會比檳榔加荖花的吃法得口腔癌的機會減少,從最近的一些調查也證明了這說法。因為檳榔本身的成分會促使口腔黏膜細胞合成膠原蛋白質的量增加,同時會使分解及吞食膠原蛋白質的能力下降,形成過量的膠原纖維堆積,因而成為口腔黏膜纖維化症,即俗稱的硬化,使得張口困難,吃刺激食物時會覺得疼痛。口腔有時也會出現白斑或突起物,這些病變在學理上稱為癌前病兆,即細胞已經有點改變,如果細胞變得無法控制,變成無限制分裂生長時即為俗稱的癌。

從統計學上,約有百分之五至十之口腔黏膜纖維化症或白斑會轉變成癌,因此僅吃檳榔或檳榔包荖葉還是有機會得口腔癌,而事實上也是有這種病例。總之,最好不要吃檳榔,如果一時無法戒除,則不妨先改變吃法,「拒吃含荖花檳榔」,並且減少數量,漸漸達到完全戒掉的目標。

曾有檳榔包裝加工業職業工會的朋友來拜訪,詢問是否能研究檳榔的一些好處。檳榔本身是中藥的一種,具有止痢、驅蟲、縮朣效果,也有興奮作用。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如果將檳榔的「木」字旁拿走則成「賓郎」即貴賓之意。在古代是客人來時請貴賓吃的,而現代人卻把它當瓜子啃。任何東西吃過量了都不適合,人蔘、當歸吃多了也會生病。也有人說有人從小吃檳榔吃到九十多歲也沒有任何病,因此不用大驚小怪。的確有人吃檳榔最快的,三個月內就得口腔黏膜纖維化症,有人吃幾十年也無所謂。這就如同有人喝酒會過敏,有人不會,但喝酒不過敏並不表示可以大量喝酒,喝多了仍然會傷身。吃了幾十年檳榔不得病,只是目前仍無症狀,但細胞仍會變性,如果活得更久一點,也許就生病了。

總之,檳榔問題對政府而言,應該嚴禁在山坡地種植檳榔,在平地也要限制種植數量,那些地可種,那些地不可種要明文規定嚴格執行。將檳榔如同菸酒一樣管理,也要課稅,並以食品管理法或適當之法規管制荖花的食用。一般大眾則以「拒吸二手煙」之態度發起「拒吐檳榔汁」運動,不要再沈默,要全面維護大家的環境不受檳榔汁污染,徹底打破檳榔文化的枷鎖。而檳榔紅唇族朋友則要自制,先「拒吃含荖花檳榔」,減少吃檳榔數量,最後還是要能以不吃為宜。並請千萬不要隨地吐檳榔汁,請尊重別人有居住在優美清新環境的權利。而販賣檳榔的朋友在檳榔盒內請加個吐檳榔汁的袋子。畢竟民主和現代化,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人生的價值,在於涵養而非物質的多寡。盼望大家都能以平常心理智的看待和解決這檳榔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高醫醫訊 第十六卷第八期 謝天渝 醫師專文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601/860108.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

謝天渝

    學歷
  1. 日本愛知學院大學 齒學博士
  2. 高雄醫學院牙醫學系 醫學士
    經歷
  1.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 院長
  2.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健康研究中心 主任
  3.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 教授
  4.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 主治醫師
  5.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 所長
  6.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系 教授
  7. 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牙科苓雅門診部 主任
  8. 高雄醫學院牙醫學系 副教授
  9. 日本愛知學院大學齒學部 講師
    專長
  1. 口腔顎面外科(口腔顎面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2. 檳榔與口腔癌暨口腔癌前病變相關研究
  3. 口腔醫學與整體醫學相關研究(美國自然療法醫師)
  4. 口腔醫學與經絡、針灸相關研究(中華針灸醫學會針灸專科醫師)

 

 

 

營養師文章
延伸閱讀

 
© Copyright 2005 - Funhit Marketing Co.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