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蘇先生是朝九晚午的公務員,平時沒有抽菸與喝酒的習慣,也很注意適當的飲食與合宜的運動。但是這三個月來,他總覺得下背部隱隱酸痛,而且最近一個月來,他偶爾覺得走路稍微不穩,但不至於會跌倒,所以他不認為有特殊的問題。剛好,公司安排年度的身體健康檢查中,檢查報告顯示蘇先生有貧血與腎功能不全的現象,所以蘇先生就被轉介至本院的血液腫瘤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經一連串的檢查與檢驗(包含血液檢驗、骨髓檢查與影像學檢驗),証實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第三期)。貧血、腎功能不全、骨骼病變併神經壓迫的症狀都與多發性骨髓瘤有關,於是蘇先生決定接受進一步治療。以下是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的簡介:
首先,多發性骨髓瘤的病程是多變的,目前發病平均年齡約在60歲上下,根據統計,國人之發生率為每年十萬人中有0.64人(男: 0.76人;女: 0.42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比國外的統計資料略低。目前,多發性骨髓瘤仍是不可治癒的,但是可以透過種種治療(包含傳統的化學治療、新一代的藥物與自體骨髓移植)得到長期的疾病與症狀的緩解與控制。傳統的化學治療或新一代的藥物治療之後,再合併自體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療的準則,也是本科可以提供給多發性骨髓瘤的病友的選擇。新一代的治療藥物有:
(1) Thalidomide (賽得):口服投與。除了使用於肝癌病人,也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經大型臨床試驗顯示Thalidomide與傳統的化學治療藥物併用是比單用傳統的化學治療藥物能達到更佳的治療反應率。相關常見的副作用包含有靜脈血栓症與週邊神經病變(藥物減量可改善症狀)。
(2) Lenalidomide:比Thalidomide更強效的口服抗癌藥物。週邊神經病變的副作用較少發生,不過骨髓功能抑制的副作用較明顯。
(3) Bortezomib(萬科):注射型抗癌藥物,對於復發且對傳統化學治療藥物有抗藥性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是有效的。除此之外,對於新診斷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是比傳統化學治療藥物有更佳的療效。相關常見的副作用包含有骨髓功能抑制與週邊神經病變。
目前新一代的治療藥物合併自體骨髓移植能達到疾病緩解率約60~80百分比,相較傳統化學治療真的是有長足的進展,這真是病友的一大福音。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需要血液專科醫師的專業協助,若各位病友有相關的問題,歡迎至血液腫瘤科門診與癌症中心進一步諮詢。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高醫醫訊月刊 第二十九卷第 九期/許瑞峰 醫師專文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902/10.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