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為常見的婦女癌病,目前已成為國內婦女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在臨床的地位上日益重要。幸而侵襲性的子宮頸癌在臨床上有較長的”侵襲前期〞,並且目前已有良好的細胞學篩檢,亦即子宮頸抹片檢查,已大大地降低了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並使得患者得以早期接受治療,進而提高存活率及治癒率。
子宮頸癌患者最常發生的平均年齡約為52.2歲,其年齡分佈則為35至39歲及60至64歲兩個高峰;臨床上,除了常見陰道出血、行房後出血、停經後出血,甚至不規律出血等,少數較嚴重的病例,可能會出現腫瘤潰爛造成陰道內產生惡臭之分泌物,或者因腫瘤侵犯膀胱造成血尿,甚至因腫瘤壓迫至輸尿管,造成腎水腫或腎衰竭。
由於在解剖構造方面,子宮頸鄰近膀胱三角,此為兩側輸尿管進入膀胱的樞杻,因此無論是在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病程發展上,或者在癌病本身的治療上,子宮頸癌患者最偶而會併發膀胱侵犯或輸尿管阻塞的問題,因此泌尿科醫師常常在這類患者的治療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輔助角色,茲就子宮頸癌病程發展及治療過程中,常見的泌尿系統之併發症,簡要介紹及描述:
一、病程發展方面:
子宮頸癌的散佈一般經由四種途徑,1.直接侵犯至周圍器官,2.淋巴轉移,3.血液轉移,4.腹腔內散播。對泌尿系統的影響,一般經由第一種途逕,直接侵犯周圍器官,例如侵犯膀胱,造成血尿甚至造成陰道膀胱管;或者壓迫輸尿管,造成阻塞性腎病變,甚至造成腎臟功能喪失 ; 少數藉由淋巴轉移,壓迫至輸尿管,造成阻塞性腎病變。
一般而言,子宮頸癌分為四期,若侵犯至泌尿系統常屬第三或第四期,為預後不佳之表徵。
二、治療方法方面:
1.手術相關之併發症:一般以泌尿系統發生的較多,尤其輸尿管下段在進入膀胱之前,必須越過子宮動脈,因此在施行子宮摘除時,可能傷害至下段之輸尿管,甚至膀胱,產生術後的輸尿管陰道管或者膀胱陰道管,或者日後產生輸尿管狹窄,雖然發生率低於2%,但一旦發生可能須要再一次手術予以修補,同時在骨盆腔的淋巴清除術之後,少數病患的膀胱排尿功能可能受損造成神經性膀胱,而必須接受藥物治療,甚至需導尿治療。
2.放射線治療後之併發症而言,一般並無立即之傷害,但由於在治療癌細胞的同時,若無適當保護周圍正常器之阻擋,則可能同時會照射到周圍器官,如大腸小腸、膀胱、輸尿管、卵巢等,日後可能因所支配的血管產生阻塞性的小動脈炎等,使其支配的器官受損,如膀胱纖維化、膀胱退化,造成膀胱容積變小、產生頻尿或者放射線性膀胱炎產生血尿、小便疼痛等泌尿系統的問題,若造成輸尿管纖維化或狹窄時可能導致同側之腎水腫,甚至腎臟功能受損。
總而言之,無論在子宮頸癌的發病過程中或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泌尿系統併發症機率雖然不高,若病患發覺有排尿問題或腰部不適時,仍建議能即早諮詢泌尿專科醫師,才能及時得到更妥善的治療。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奇美醫訊57期/林嘉祥 醫師http://www.chimei.org.tw/left/left02/magazin/vol57/22.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