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九世紀起,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傳染病致命的病例逐漸下降,代之而起的癌症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在所有癌症當中,乳癌的發生率堪稱直線上升,足可達〝流行病〞的標準;而台灣的統計,從民國七十五年每十萬人有10人、民國八十九年的每十萬人有25人,一路攀升至民國九十年的每十萬人有31.48人的發生率,因此,在維護國民健康的前提下,乳房疾病的認知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首先,我們要認識那些人容得到乳房疾病,即所謂的高危險群,包含下列幾項因素:
初經早(小於十二歲)、停經晚(大於五十五歲)。
有母系家族史者。
曾發生卵巢腫瘤者(分泌性荷爾蒙者)。
曾有一側乳癌者。
超過三十五歲才生第一胎者,或是終生未曾生育者。
嗜酒及咖啡者。
其它,如飲食(高脂肪、高熱量)、荷爾蒙使用者。
其實大部分的乳房疾病屬良性腫瘤或病變,其中腫瘤以纖維性瘤居多。此類腫瘤以好發於年輕女性居多,在觸診時可發現一滑動性的腫塊,堅硬且多位於乳暈的外圍組織。如經超音波檢查為小於二公分以下者,可繼續觀察追蹤腫瘤的大小,一旦長大再行切片手術。
其次談到良性病變,即纖維囊性病變。此類疾病常好發於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於觸診時可發現規則腫塊並有壓痛感,常在月經周期前特別明顯,而於月經後期會自動消除疼痛感。這種良性病變幾乎遍存於中年婦女,於超音波檢查中則可發現水囊性的影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能逐漸消失。雖然有部份學術報告指出,纖維性囊病變也是誘發導致乳癌發生的因素之一,但大多數的學者仍持存疑的態度。如何界定乳房腫瘤極可能就是癌症呢?以下是幾種辨識的法則。
無痛性的腫塊,堅硬而外型不規則。
如果牽動腫瘤周圍的乳房組織,只腫瘤處呈現下凹狀,如同酒窩般。
腫瘤的表面皮膚毛孔變大,如橘皮樣清晰可見。
擠壓乳頭時常可見血樣分泌物,並會使乳頭下陷。
可觸摸的腋下腫塊,並在乳房的外上方亦可發現腫塊。
如有以上的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勇敢的面對現實。
乳房腫塊的迷思?
●無痛性腫塊最值得重視
高危險群的認知:每月自我檢查、每半年醫師檢查。
乳癌佔女性癌症的第二位,且正逐漸上升。
自我檢查+醫師檢查+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完全診斷。
清淡飲食,忌煙、酒、咖啡,並多運動,以延長月經周期。
疼痛時調整胸衣,以避免壓迫,必要時可服用藥物減輕疼痛。
如何減少乳癌的發生?
高脂肪食物會增加30%女性激素的製造量,應盡量減少攝食。
多食高纖維食物,如花椰菜、高麗菜、球花甘藍。
減少身體脂肪的貯積,因脂肪是女性激素主要存留的組織。
經常而規則的運動,以延長月經周期的長度。
長期服用荷爾蒙補充治療是否容易致癌?
服用荷爾蒙的益處是,可廷長女性壽命、預防骨質疏鬆、減少老年失智、提高生活品質、減少結腸癌罹患率;而害處是,女性荷爾蒙是致癌的原因之一。因此,接受荷爾蒙治療的女性需有更高的警覺性。
乳癌的預後如何?
大於40歲(存活無病期) 小於40歲(存活無病期)
第一期:95% 第一期:65%
第一期:85% 第一期:57%
第一期:70% 第一期:43%
乳癌發生的高峰:美國50-60歲、台灣40-49歲
乳癌的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改良型乳房摘除術,廣泛型腫瘤切除加上荷爾蒙治療、放射線治療。
荷爾蒙治療:視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或陰性而定。
化學治療:視年齡及淋巴腺轉移的情形而定。
放射線治療:復發或轉移者。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振興醫院 劉啟明 醫師專文http://www.chgh.org.tw/新聞/72-乳房疾病的認知.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