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十四歲國中生常常肚子痛,給醫師看,都被當成腸炎,直到有一次痛到受不了,接受大腸直腸科醫師檢查,才發現是第三期大腸癌,癌症已經轉移。
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許自齊教授表示,大腸癌患者多半為六十、六十五歲以上族群。少部分患者年齡較輕,臨床上也曾遇到十四、十五、十七歲年輕患者。由於醫師、患者往往不會將大腸癌視為第一威脅,等發現是癌症,大多已是晚期。
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缺乏運動,大腸直腸癌患者人數節節高升。但在國民健康局鼓勵篩檢政策下,民眾的危機意識也同步相對提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患者也越來 越多,許自齊教授提醒,民眾很容易忽略大腸癌症狀,常見症狀包括腹脹、多屁、腹痛、貧血、排便習慣改變等,建議民眾如有上述症狀,最好盡快諮詢專科醫師。
大部分第二、三期大腸癌的治療以手術搭配輔助性化療為主,對患者而言,術後輔助治療很重要,能有效降低復發率。
過去傳統針劑療法,患者須裝置人工血管而導致生活行動不便,加上每二周就需花兩到三天住院進行化療,容易影響年輕患者的工作、家庭生活,甚至有患者產生中 途放棄治療的念頭。目前已有大腸癌居家口服化療療程可供選擇,可替代需靜脈注射的5-FU,讓患者可直接在家服藥,並搭配每兩周一次注射兩小時鉑類藥物。 醫師也提醒,少數人使用化療藥物可能產生白血球數降低、噁心、嘔吐、拉肚子等副作用。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蘇湘雲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2&CID=153879,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