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名36歲中科工程師的父親和伯父都罹患大腸癌,從父親罹癌年齡倒推15年,正好和這名年輕病患罹患大腸癌年紀一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副院長鍾元強表示,這是恐怖的「15變數」,也是遺傳性大腸癌的「警戒年齡」。
這名年輕患者,父親在50多歲發現罹患大腸癌,手術治療後,他常陪同到醫院追蹤檢查,因擔心有家族遺傳,但並無任何大腸症狀,又怕做大腸鏡不舒服,所以詢問醫師何時檢查較適宜。
鍾元強說,一般建議45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做大腸鏡檢查,若有家族病史,依醫學臨床報告,家族長輩低於60歲時發現罹患大腸癌,罹癌年齡減15年,就是子女遺傳性大腸癌發生的危險年齡。雖然這是警戒性推算,但這名年輕患者經大腸鏡檢查後,竟在肛門口發現一顆約2公分大腫瘤,已是3期大腸癌,推估開始發生的年齡,很接近「15變數」。
鍾元強強調,不要以為年輕不會罹患大腸癌,年齡不是問題,遺傳才可怕,國人每年大腸直腸癌盛行率約每10萬人超過40人,每年新增逾萬名病人。目前健保局推動免費大腸潛血篩檢,年齡50到69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但有家族病史民眾,建議從大腸癌「警戒年齡」開始,最好每3年就做一次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