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肺腺癌、大腸癌的標靶藥能否發揮療效,要看癌細胞基因的分子檢驗而定,愈來愈多醫院相繼推出單項新台幣數千元到上萬元的自費檢驗項目,病人的負擔可不輕。
通用的癌細胞分子標靶包括乳癌的HER2(第2型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肺腺癌的EGFR(表皮生長因子),大腸直腸癌的KRAS基因。由於分子生物檢驗方法不一樣,中央健保局副局長李丞華說,每項檢測費用約2000元到1萬元不等。
健保局以分子檢測的篩選結果,做為給付病人標靶治療的參考依據,以避免昂貴的標靶藥遭到濫用,但健保卻不給付檢驗費用。
李丞華說,健保給付許多標靶藥第二、三線使用,病人先檢驗癌細胞確定帶有分子標靶,再決定是否第一線自費使用標靶藥,檢驗費用與1年70萬到80萬元標靶藥費相比,「是小錢」。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乳癌基金會的相關資料,HER2陽性病患約佔乳癌患者的1/3,比較適合乳癌標靶藥賀癌平;台灣5到6成的肺腺癌病人出現EGFR突變,是標靶藥艾瑞莎或得舒緩的適用對象;另外,65%大腸直腸癌病患沒有KRAS基因突變,適用腸癌標靶藥爾必得舒。
醫院競相推出癌細胞的分子標靶檢測,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仲峰形容,這有助於量身訂做用藥組合,使癌症治療進入「智療」階段,目前不接受健康人檢測。
一旦病人接受第1項自費檢驗之後,會發現接二連三的自費檢驗等在後面;舉例來說,肺腺癌病人花8000元做了EGFR突變分析後,接下來要考慮要不要再花4000元做精密的HER2檢測、或同樣用4000元驗KRAS基因。
部分醫院也推出化療藥物感受性的基因檢測,幫助病患驗完(羊炭)酸脂解(酉每)CES2變異基因,再決定是否自費使用化療藥截瘤達,或是驗出ERCC1及XPD的修補基因野生型,再來使用傳統化療5-FU及伊立替康,以免效果欠佳的化療讓病人白受罪。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何明霖解釋,只有極少數的癌症是單一標靶,大多數癌症不只1個標靶,例如肺腺癌細胞除了EGFR之外,也發現KRAS和HER2基因突變,至於藥物感受性的基因,更是因人而異。
既然癌症基因分子標靶檢驗可篩選病人,決定最適合的藥物,避免藥物浪費及病人受罪,為何健保不納保給付?
李丞華解釋,健保局和部分醫界人士都想過,既然有條件給付昂貴的標靶藥,也應該適度給付癌症基因分子標靶檢驗;但是,這牽涉到健保支付標準,有待醫藥界討論得到共識,才能修改支付標準以便納入給付範圍。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中央社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央社/記者 陳清芳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11210084&pType1=MD&pType0=aHEL&pTypeSel=&pPNo=1,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