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化療引起之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癌症病患,有發生侵犯型感染的風險,標準治療是緊急住院以及靜脈注射抗生素,但是,如果可以分辨哪些是低風險者,病患就可以免去此項治療。
新版風險適應治療指引是為成人而發展,但是,對於小兒病患如何預測此不良事件(AE)的風險,迄今尚無共識。不過,目前已朝此目標邁進一步,Roland A. Ammann醫師與瑞士小兒腫瘤小組(SPOG)的研究夥伴,發展了一個新的風險評分系統,線上發表於3月15日的臨床腫瘤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來自瑞士柏恩大學小兒血液腫瘤科的Ammann醫師與瑞士和德國的8個醫學中心的腫瘤科醫師合作,發展出一套新的不良事件預測方法,他們的前瞻「SPOG?2003 FN」研究包括了在「非骨髓破壞式化療」之後發生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的1-18歲癌症病患,他們分析了206名病患的423次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發作。
在發作時,病患接受了體檢、全血球計數(包括各種白血球數量)以及血液培養,並且住院接受經驗性靜脈注射廣效抗生素治療,其他治療方式由主治醫師決定。
在8-24小時住院治療之後,由小兒腫瘤專科醫師再度評估每位病患。
不良事件報告直到停用抗生素治療、以及嚴重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緩解7天之後。
可以用來預測不良事件的4個變項,包括之前的化療強度超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維持治療(重要性= 4)、血紅素值大於等於90 g/L (重要性= 5)、白血球數量小於0.3 g/L (重要性= 3)、血小板數量小於50 g/L (重要性= 3),這些重要性分數之總和即為此預測分數。
發作時計算的分數並未準確預測之後的不良事件,但是,分數大於等於9分的病患在再度評估時(住院照護8-24小時之後),後來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增加。
研究者對其他已經發表的風險預測規則檢測此一評估分數,發現它比較準確,整體敏感度為92%、35%屬於低風險,專一度為45%,陰性預測值為93%。
增加各種白血球數量資料並不會改善預測準確度。
作者們結論表示,我們發展的這個風險分數使用4個容易評估的特徵,根據病患病史以及發作時的血球數量,但是不根據各種白血球數量,在不超過24小時的住院處置之後,再度評估預測未來的不良事件風險,會比發生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當下的評估更佳,這個分數可以準確分辨未來發生不良事件風險較高的病患。
不過,在這些研究對象中,這個分數只預測了3件致命不良事件中的1件,這3件致命事件的預測分數分別是5分、4分、10分。
Medscape Oncology邀請同樣研究癌症孩童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的Stephane Paulus醫師對此研究發表評論(Adv Exp Med Biol. 2009;634:185-204)。英國利物浦Alder Hey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症顧問Paulus醫師表示,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由此領域的一些有經驗的專家,盡可能安全地定義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低風險的孩童。
Paulus醫師指出,雖然由一名小兒腫瘤科醫師在8-24小時再度評估病童,但是未同時再度檢查發炎標記,如C反應蛋白(CRP)。
Paulus醫師表示,其他研究顯示,在住院時以及24小時之後(因為這些標記需要時間產生反應)併用發炎標記如PCT (血小板血比容)和介白素-8,加上CRP,可幫助定義低風險與高風險組,納入這些標記加上重複臨床檢查可以促進研究結果。
Paulus醫師指出,他們結論表示,他們的評分系統準確地預測不良事件,不過,敏感度只有92%且陽性預測值只有40%,所以,這個研究方法在找出那些低風險方面還過得去,但是還不足以好到正確預測不良事件,另外,再次強調,這個分數只有預測3件致命不良事件中的1件。
Ammann醫師強調,在考慮臨床運用此一不良事件預測分數方式之前,需有前瞻研究確認,根據Paulus醫師表示,這個分數有其可用之處,但是還沒有準確到可以在臨床實務安全地辨識低風險族群。
Paulus醫師表示,這個研究的確在這領域增加了一些不錯的資料,但是還不足以改變它。
Ammann醫師以及瑞士柏恩大學兒童醫院的Christoph Aebi醫師支持該研究,Ammann醫師以及 Paulus醫師皆宣告沒有相關財務關係。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24drs.com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24drs.com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410/2965392.html,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