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癌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一般可經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或婦科門診的陰道內診即可發現,因此大部份的子宮頸癌被診斷出時都介於零期至第二期之間。在初期的子宮頸癌外科療法是扮演著最主要的角色。
子宮頸癌外科療法包含全子宮切除術和骨盆淋巴結清除術兩大部份,一般而言零期的子宮頸癌(子宮頸原位癌)只要以子宮頸錐狀切除術或全子宮切除術治療即可,而第一、二期之子宮頸癌則需要施行根除性子宮全切除術及骨盆淋巴清除手術,因此時已有淋巴轉移的可能。放射線療法在此階段的治療效果與手術差不多,五年存活率第一期B約80-90﹪、第二期A約70-80﹪。而手術療法的好處包括:
(1)可保留卵巢功能維持正常的荷爾蒙分泌。
(2)較好的性功能。
(3)可以評估癌細胞侵犯的範圍。
(4)長遠的副作用及復發率較少。
但是病人年紀太大或有嚴重的內科疾病而無法接受手術,則需要考慮放射線治療。
根除性子宮全切除手術是目前治療侵襲性子宮頸癌的標準外科療法。所謂「根除性子宮全切除手術」是在施行全子宮切除的同時將子宮兩側之結締組織及韌帶一併切除,另外再將骨盆之淋巴組織清除的手術。手術前除了必須有確定的病理組織診斷外還要做一些影像的檢查,包括骨盆電腦斷層檢查以了解是否已有淋巴組織轉移及是否已侵襲至子宮頸旁組織,胸部X光、上腹部超音波、泌尿系統攝影、膀胱鏡檢、直腸鏡檢等以排除遠處轉移之可能。手術後前幾天,下腹兩側會有兩條引流管以排除污血及觀察術後的流血情況,恥骨上緣有一膀胱造口以尿管引流尿液,此導尿管一星期後可作為膀胱訓練之用。手術中為了清除子宮頸旁組織必定會傷及交感神經末稍,再加上膀胱水腫、組織纖維化,大部份病人會發生膀胱無力以致解尿困難,所以必須做膀胱訓練。
根除性子宮全切除手術的併發症除了上述的膀胱無力外,解便困難及便秘也很常見。大小便困難通常可藉由藥物及訓練漸漸獲得改善。除此之外輸尿管狹窄、管、淋巴囊腫等併發症也偶而會發生無法避免。
一般而言術後癌細胞復發90﹪發生在兩年之內,所以兩年內必須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檢查,以期早日發現早日治療。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奇美醫訊57期/林鈺山 醫師專文http://www.chimei.org.tw/left/left02/magazin/vol57/16.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