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檢查出罹患肝病,常常令民眾聞之色變。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明和表示,肝炎、肝硬化、肝癌為肝病三部曲,每年肝癌都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在傳統中醫則屬肝積或癥瘕積聚的範疇,肝癌的中醫病機就在於氣滯血瘀、正氣虛弱,以致於讓毒邪乘虛而入。
陳醫師指出,引起肝癌的病因,一般而言往往跟B、C型肝炎病毒、酗酒、肝硬化、黃麴毒素等有一定的相關性或加成性,因此,B、C型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都屬於肝癌的高危險群。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肝癌患者,大多數僅有輕微的腹脹悶或沒有感覺不適的症狀,但當患者出現黃疸、腹痛腫塊、食不下飯、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時,其實多數都已到肝癌末期!
陳明和醫師進一步指出,在古代,傳統中醫早已有類似的記載,例如描述症狀為右下腫塊如覆杯,久不癒,令人食不下,四肢瘦,發黃疸等。臨床上研究已證實,中藥有預防肝癌、抑制肝癌細胞發展的作用,但他仍建議,患者應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這樣的效果會比較好,目前不接受單獨進行中醫療法。
傳統中醫治療肝癌,多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陳明和表示,中醫治療的原則在於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以便提升人體免疫力,讓身體可對抗癌症毒邪。另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類中藥具有保護肝細胞、降低肝硬化、減少肝損傷、抑制肝纖維增生等作用,同時間接減少肝癌發生的機率。
陳醫師指出,雖然目前已有非人體研究初步發現,絞股藍、薑黃提煉的薑黃素等中藥材,都有抑制肝癌細胞發展的作用,但目前仍以中西醫合併治療為主,治療上,傳統中醫可起到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效果,其中,扶正固本類中藥材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骨髓、強化造血功能及提高消化代謝能力等好處。
陳明和醫師進一步指出,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類中藥材則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據了解,國內外研究抗肝癌的中藥裡,初步證明部分中藥有抑制肝癌及膽管癌細胞株等效果,其機制是誘發癌細胞凋亡、產生腫瘤壞死因子等作法而達成抑制作用。
如何使用藥物促使剩餘肝組織修復再生,常常是肝癌患者所期盼的目標。陳明和醫師強調,如果肝癌患者經過手術前後給予補氣生津類中藥材,就有助於改善手術的創傷,同時減少併發症、促使肝機能進一步恢復,讓患者生存率獲得提高。
許多研究也顯示,健脾益胃類中藥材能幫助患者改善經過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後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舒服的症狀,而補氣血類、養陰類中藥材有助於改善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下降的情形,有保護骨髓造血的功能。由此可見,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改善各種副作用,提高人體免疫力,最後就可幫助患者延長生存期。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李叔霖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1&CID=135050,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